-
浏览次数:
875
更新日期:
2023
-
May
-
4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其中,一季度,建筑业GDP为13574亿元,同比增长6.7%;房地产业GDP为19611亿元,同比增长1.3%。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综合数据和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生产需求企稳回升,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575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07947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65475亿元,增长5.4%。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业平稳增长;工业生产逐步恢复,企业预期总体改善;服务业明显回升,接触型服务业增长较快;市场销售较快恢复,升级类商品大幅增长;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同比增长5.1%,与上年全年持平。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8%,制造业投资...
-
浏览次数:
3
更新日期:
2023
-
Apr
-
6
将建筑整体拆分为6028个独立空间单元,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30分钟拼装一个模块,两个小时组合一套房,一年5栋百米高楼拔地而起……目前,广东深圳龙华樟坑径保障性住房地块项目建设已进入尾声,工人们正在对一个个模块的拼接位置开展二次装修工作。此前在工厂监督管理模块化集成建筑生产的党朋飞,如今又“转战”到了工地上,忙着调配物资、指导装修,把控施工品质。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日渐普及,像党朋飞这样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员不断涌现,并在2020年2月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政策支持不断升温和装配式建筑的全面推广,未来5年从业人员将达到500万至800万人。工厂造模块,现场拼房子走进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亦嘉·交响悦社区,一栋栋黄绿相间的房屋映入眼帘,1504个模块拼装在一起,组成了这个国内楼层最高、建筑规模最大的模块化建筑组团。“项目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就将标准设计融入其中,以每个房间为一个基本模块单元,房间的结构、内装等都是在工厂里提前生产完成,基本达到精装修入住的程度。这些模块被运到工地现场直接吊装,真正实现了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整体装配率达92%。”负责该项目的中建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李志武说。“设计标准化,构件预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多年前设想的“中国建筑工业化”如今正在变成现实,也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中天人力中心职业标准研发部部长符伟曾参与装配式建筑施工员这一新职业的申报工作。在他看来,相对于传统的建筑工人,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具有更强的专业性,需要掌握建筑识图、工程测量定位以及预制构件安装等知识技能,也需要具备现场协调与装配施工的核心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职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后,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的职责已扩展到模型设计、预制构件生产和...
-
浏览次数:
358
更新日期:
2023
-
Mar
-
27
《指导意见》指出,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监管效能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加强和创新监管,取得积极成效,但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仍然存在监管责任不明确、协同机制不完善、风险防范能力不强以及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问题。《指导意见》明确了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主要目标:2023年底前,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动态更新机制,在部分领域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按事项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完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协同监管机制。到2025年,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进一步优化协同监管机制和方式,大幅提升发现问题和处置风险能力,推动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市场活力充分释放。《指导意见》从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体制机制、完善跨部门综合监管协同方式、提升跨部门综合监管联动效能、加强跨部门综合监管支撑能力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13项重点任务,包括确定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清单,明确跨部门综合监管责任分工,完善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规则,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机制,加强风险隐患跨部门联合监测,开展市场主体跨部门联合抽查检查,推进问题线索跨部门联合处置,积极开展跨部门联合信用监管,加强部门与地方监管联动,加强跨区域监管联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提升监管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力推进监管信息互通共享。根据《指导意见》,行业主管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主管部门要会同相关监管部门梳理需实施跨部门综合监管的重点事项,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危险化学品、燃气、特种设备、建筑工程质量、非法金融活动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和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的重点领域及新兴领域中涉及多部门监管的事项,要积极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加强组织实施、开展试点示范、提升监管能力3项保障措施...
-
浏览次数:
547
更新日期:
2023
-
Mar
-
14
新疆、河南、重庆、宁夏日前陆续公布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大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绿色社区、能源与资源利用等对社会碳减排贡献。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建筑领域是我国主要碳排放来源之一。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2.7亿吨标准煤。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50.8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45.5%。多年来,建筑领域“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情况普遍存在。2月6日公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前,在全区一盘棋下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绿色社区、能源与资源利用等对社会碳减排贡献进一步加大。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基本扭转。该方案提出,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超过30%,新建政府投资大型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一星级绿色建筑及以上。总结形成符合自治区实际的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施工及材料、产品支撑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2月6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严格执行产能置换,加快低效产能退出,引导建材行业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鼓励建材企业使用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等作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产品研发应用。近日,《重庆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也相应发布,均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建筑绿色低碳水平。加快构建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的部品部件供应体系。重庆市提出,推动整体厨卫、轻质隔墙、管线分离、...